<
y7h2小说网 > > [知否同人] 无人生还 > 第6章
    明兰听着线人的汇报,脸色越来越难看。短短几天,包拯已经查到燕诚头上了。石铿办事不牢靠,被一头死猪耍得团团转,燕诚也是个蠢的,让包拯一吓唬就什么都招了,可是小秦氏那俩孙子,分明是余方氏栽赃陷害。

    当年顾廷烨确实没有写信雇凶杀人,他也不屑于与余方氏这种人合作。那余方氏被海捕通缉,知自己必死无疑,想到自己沦落到今日母女俱亡的地步,皆是因为和顾家结亲,迁怒之下,伪造了信件,意思是死到临头也要拉顾廷烨下水。

    大理寺自然不能信这个疯妇的攀诬,不予采信,匆匆结案了。

    可恨就可恨在这燕诚自作聪明,打着“为了顾后好”的名义,毁了余方氏口供,改了卷宗,还亲自烧了余方氏伪造的信件,事后还得意洋洋找顾侯来邀功请赏。

    那改过的卷宗虎头蛇尾,一眼即看出造假,最可惜的是那封信,只要拿出信件,验明字迹,马上就能证明顾廷烨的清白,可如今证据早就化成一团灰了。当初怎么就没看出来燕诚是个办事不牢靠的废物呢。

    但事已至此,后悔也来不及,明兰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,思考该如何应对。

    这头等要紧的事,是澄清小秦氏两个孙子的死和顾侯无关。第二,要澄清修改卷宗,销毁证据,胡乱判案一事,皆是那燕诚为了巴结侯爷自作主张,侯爷一无所知。第三,余嫣红之事,要不要继续瞒下去,就算查明当年余嫣红的案子,侯爷最多只是包庇之罪,但后患无穷,别说侯府的脸丢尽了,往后余家要怎么做人,嫣然姐姐和自己是从小的交情,余阁老夫妇一向疼爱自己,明兰不想看到余家多年的清誉毁于一旦,更不想看到嫣然姐姐在夫家变得艰难。

    打定了主意,明兰写了三封信,第一封,写给随长子外放的余阁老,第二封,写给远在云南的余嫣然,第三封,嘱咐线人交给牢里的燕诚。

    第二天,明兰遣人叫来了已怀孕数月的蓉姐,蓉姐大腹便便,四肢浮肿,把明兰看得心疼不已,拉着蓉姐一直问,常嬷嬷和相公对你好不好?怀孕以后身子可有不适,又叮嘱了好多孕妇应当注意的事项,送了一堆珍贵补品,让蓉姐感动不已。

    “曼娘回来了,你知道吗?”明兰似是不经意地随便一说。

    蓉姐仿佛浑身过电一样,打了个冷战,瞬间明白了嫡母让她来的真正目的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第7章 无人生还(知否x包青天)一、残荷怨 7 蓉姐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 “娘,女儿来看你了。”

    曼娘看着眼前这个身怀六甲的成年妇人,感觉像做梦一样,记忆里的蓉姐还是那个跌跌撞撞的小女孩。时间竟已经过了那么久。

    一阵短暂的恍惚后,曼娘恢复了理智,擦去眼角的泪光,眼神突然变得凌厉而冷漠,忍不住出口嘲讽道:“这不是新科进士夫人嘛,堂堂进士夫人,怎么会有个大牢里的娘呢?”

    “娘!不管娘认不认我,我们都是骨肉血亲,娘,你要有外孙了!”蓉姐忍不住扑到曼娘怀里哭泣。

    曼娘却一把推开了蓉姐,嗤笑道:“”当年我和你弟弟被关在绵州的时候,不管我怎么哀求,你都不给我和昌哥说句好话,那些年我疯疯癫癫被铁链拴着的时候,你从来不去过问一声。这些年你在侯府吃香喝辣,穿金戴银,我吃的连猪狗都不如。你这等狼心狗肺,不认娘亲之徒,怎么突然变大孝女了!要不是方氏父女去开封府告状,就算我死在外头了,你这个大孝女也想不起替亲娘收尸吧。”

    一番话说得蓉姐无地自容,惭愧不已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是那盛明兰派你来的,她让你来干什么?说情?串供?你回去告诉那盛明兰,让她死了这条心。小心我禀告包大人,治你们个伪证之罪。”

    “娘,我是来救你的。”蓉姐小声说道,“你是我亲娘,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你死。娘,你的外孙就要出生了,你不想看看她什么模样吗?你不想陪着她长大吗?他也是你的骨肉至亲啊!”

    蓉姐继续劝道:“娘,我知道你这些年受的苦,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,可那都过去了,你还年轻,往后的日子还要过。等过了这一关,你就来常家和我们过,你女婿常年是个好样的,刚中了两榜进士,前途无量,将来我们侍奉左右,给您养老送终,这样的日子,不好吗?”

    曼娘似乎有所触动,又叹了一口气,“我如今背负两条人命,你给我养老送终,怕是不能了。”

    蓉姐见母亲有所松动,继续劝道:“娘,你有所不知,方小荷案是自杀,您最多是个通风报信,诓骗良家妇女之罪,其二,余嫣红做出丑事,急着打胎,您只能算恐吓欺诈,这两样加起来也不至于判死刑。最多流放,过个几年,我们疏通关系,找个大夫对外说母亲年迈重病,把您接回来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突然,蓉姐像想起来什么似的,拿出一个螺钿雕花漆器食盒

    “”娘,你饿了吧,女儿带了些自己做的家常菜,您尝尝。”蓉姐打开食盒,净是一品熊掌、葱烧海参、龙袍鱼翅、阿胶炖燕窝等名贵菜肴。

    用完餐,蓉姐又拿出一个包袱,打开一看,明亮晃眼,有翠宝斋的钗,琉璃阁的玉,瑞和祥的绸缎衣裳,采蝶轩的头油胭脂……“娘,我知道这些年您不容易,女儿日后一定好好尽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