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当天晚上,曾国荃前来拜见曾国藩。

    “大哥,别忘记赤壁之战啊。”曾国荃道:“其他人都可以投降曹操,唯独孙权不能降。”

    “苏曳在京中一而再的说过,招商局成员,就是未来的洋务大臣。他领衔,后面是沈葆桢,还有李鸿章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面没有你曾国藩的名字。”曾国荃道:“所以,李鸿章能投降苏曳,因为那边有他的位置,但是没有你的位置,也没有我的位置啊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他点名李鸿章,大概就是粗浅的离间计。”

    曾国荃道:“假假真真,又有谁知道啊?”
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但是和苏曳开战,确实让人畏惧。”

    曾国荃道:“未必的,大哥。因为接下来的局面是前所未有的,苏曳未必抽调得出来多少军队对付我们,甚至他面临的局面都捉襟见肘。我还是那句话,其他人皆可降,唯独你不能降!”

    “另外,我觉得李鸿章那边,大哥要注意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脱离我们这个体系,李鸿章就算要投过去,也没有太大意义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个时辰后,曾国藩和李鸿章密谈。

    “少荃,苏曳那边慧眼识才,多次主动说招商局,有你名字,求贤若渴。”曾国藩道:“如今他执掌中枢,你若过去了,便能大展拳脚了,为师也只会为你高兴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老师,您得罪苏曳得厉害,我又何尝不是?尤其是陈玉成和石达开率军攻打苏州、常州、丹阳等地,我主动退却到松江府,这是对他最大的刺激。而后他刚刚南下去打杭州,我就出兵去攻打苏州,断绝他的大功,这是在他最脆弱的地方捅刀子,他内心对我的恨意,完全不亚于你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他公开招揽我,只是粗浅的离间计而已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不管是不是离间计,但只要你愿意投过去,他这点容人之量还是有的。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我还是那句话,我对老师马首是瞻,我完全服从湘军的利益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老师决定和苏曳对抗到底,那我们就对抗到底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叹息道:“这个决定,不好下,不好下啊!”

    李鸿章道:“不管如何,我们都必须做决定了,苏曳八月十七就要来,时间不等人。”

    曾国藩道:“是啊,总要有一个决定。”

    投降,还是对抗?

    第260章:太后分娩!新世界!大变局

    九江。

    叶赫那拉氏终究还只是象征性地在潭拓寺呆了几天,然后便秘密南下前往九江。

    跟随她一起南下的还有朱三娘,安德海,甚至她的母亲。

    她是走运河线下来的,一路上经过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著名城市,比如扬州,又比如南京。

    南京的时候,她还稍稍停了一会儿,远眺了一阵。

    毕竟这座城市已经被发逆整整占领了好几年,不久之前刚刚收复。

    不过,也没有看出什么特殊的,就继续往西。

    等到了九江之后,她就有些被彻底震惊到了。

    这……这就是苏曳的九江吗?

    之前她对这个城市是没有概念的,只知道这个城市完全属于苏曳,动不动就逃回九江,却也不觉得这个城市有多么特殊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……

    她整个人呆住了。

    因为她到九江码头的时候,正好是晚上。

    她见过夜晚的扬州,却说也算得上是灯火辉煌,无数的灯笼,仿佛夜空星辰。

    但眼前九江,才是真正的火树银花,才是真正的灯火通明。

    因为,照亮夜空的是电灯。

    九江大概是整个中国第一个实现电灯照明的城市。

    在1860年的世界博览会上,九江经济实验区的电灯惊艳了全世界,从那之后就开始进入了日进斗金的时刻。

    因为,出售的不是灯泡,也不是发电机,而是整个照明体系。

    价格昂贵,利润极高。

    工程根本就做不完。

    一开始只有九支工程队,现在足足有一百多支工程队,超过万人的队伍。

    而且生意已经不仅仅是在欧洲了,也不仅仅是在美国,还有亚洲。

    亚洲几乎所有殖民地的总督府,全部都已经下单了,如今光印度总督府,订单额就超过两万英镑。

    甚至最近还接到了一笔来自日本的订单,接到这个订单的时候,白飞飞还是有些错愕的,日本不是非常保守的吗?不是更加不能接受电灯吗?

    这已经是老黄历了,自从黑船事件后,日本被打开了国门,被列强蹂躏得比清廷还要狠。

    因为在中国的大获成功,所以那些没有挤入中国市场英国财团,还有美国财团,纷纷去投资了日本。

    进而导致日本的改革,可能会提前。

    而这一批照明订单,就是来自日本天皇。

    真是奇怪了,长期以来都是幕府将军执政,天皇都很穷,怎么可能安装得起照明系统?

    哪怕已经过去了三四年时间,但这依旧是非常昂贵并且奢侈的。

    而且来自日本天皇的订单金额,足足有十三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拥有政治敏感度白飞飞和大哥苏全立刻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苏曳。

    苏曳根据这个订单猜测,日本接下来可能会面临政治剧变,明治维新大概率会提前。

    因为安装照明系统是一种革新态度。

    英美两国在日本的政治动作要比历史上大得多。

    这个照明系统昂贵,而且工程根本接不完,产能完全不够。

    所以,要不要对九江进行照明化,董事会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争论。

    大部分人都觉得没有必要,因为全面照明化,需要耗费的代价太大了,有这个产能不如用来赚银子。

    而且,九江民众能不能接受?是否愿意付费是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全世界其他地方,还只是一些政府部门,豪门贵族才安装了照明系统,你在九江城内全面普及?大家愿意花钱吗?

    最终,苏曳一锤定音。

    安装!

    接下来,要开展全面的洋务运动了。

    九江就是样板房,工业化的名片。

    所以,这个城市就是要足够的震撼,要让人产生前所未有的向往。

    随着苏曳一声令下,轰轰烈烈的九江大基建,正式开启。

    哪怕现在的资金非常紧张,但还是批准了超过六百万两的基建计划。

    这六百万两还仅仅只是经济实验区批准的,另外还有不知道多少民间资本投入。

    所以短短不到两年时间,整个九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    一条超过三十公里的铁路修好了,火车也开始了运行。

    从钢铁厂,到制造局,到纺织厂,最后到码头。

    这个工程大概五年前就开始了,去年通车的时候,苏曳甚至都没有时间来剪彩。

    整个城市,修建了不计其数的楼房。

    当然,大部分都是六层的小楼,用来做居民区。

    苏曳收复九江的时候,这个城市除了林启荣的上万人,几乎没有人口。

    完全从零开始。

    如今七年时间过去了,这个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四十万。

    原本城区的面积早已经不够用了,已经不知道扩建了多少倍。

    万恶的房地产,在这里也开始了萌芽。

    房贷,也开始了萌芽。

    一套一百平米的普通房子,已经卖到了四百两。

    当初九江方面把这个价格报给苏曳的时候,苏曳压了很久都没有批准。

    因为这利润已经超过百分之两百了。

    九江毫无疑问已经算是整个国家最富裕的城市,没有之一。

    试验区这边,甚至包括白飞飞和苏全,都不断汇报说这个价格是合理的,甚至偏低的。

    如果定价再低的话,甚至会引起市场混乱,不利于市场发展。

    九江普通工人,一年的平均收入已经达到了70两银子左右,而且这个城市非常年轻化,不知道有多少工厂在招人,所以每一个家庭都有两个左右的劳动力。

    家庭收入平均超过一百两银子,扣除掉生活开销,每年剩下六七十两银子。

    这么高的储蓄率是不利的,所以需要引导民众把钱花出去。趁着这一波城市大基建,进行一次住宅大替换。

    最终,苏曳签字。

    然后……

    每一批住宅推出来,全部销售一空。

    几乎是哄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