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7h2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岳父关羽,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> 第192章 三大谋士定计!刘备:吾奉天子之命讨贼,三路大军过江,北伐!
    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,佯攻宛城,实攻武关,收取关陇…

    庞统语出惊人,霎时间在堂中掀起一片议论。

    刘备与众人目光,齐刷刷聚在了地图上,尽皆都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当年高祖灭秦之时,正也是由武关杀入关中。”

    “先前伯温为取宛城,亦曾向大将军献计,邀马超率军由武关入南阳助战,曹操以牙还牙由武关反杀入关中,倒也不是没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“嗯,士元的推测不无道理。”

    诸葛亮羽扇指着地图,不禁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鲁肃也捋着细髯,说道:

    “潼关固若金汤,曹操前番西伐关中便受阻于潼关城下,而且偷袭蒲坂之计,又为伯温军师算出,事先令关中诸将有所防备。”

    “曹操若要伐取关陇,倘使依旧走潼关和蒲坂老路,势必又会重蹈覆辙。”

    “以曹操智谋,另辟蹊径,走武关出其不意杀入关中,确实极有可能。”

    话锋一转,鲁肃却又疑道:

    “只是这一切,皆是推测而已,士元你如何就能断字?”

    庞统张口欲言,话到嘴边却忽然收住,目光笑看向了萧和。

    “萧军师神机妙算,统的这些推测,在萧军师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统猜想,萧军师应该早也有相同推测了吧。”

    庞统这是明着恭维,暗地里却想趁机试探一下萧和的智计。

    对于萧和种种传闻,庞统也只是听闻而已,并未亲眼见证。

    自视甚高的他,心中自还存有几分侥幸,不太相信这世上有人的智计会高过他这凤雏。

    正是在这个念头驱使下,庞统便利用这机会,有意想一试萧和。

    萧和自然心如明镜。

    若是当初,他自然是巴不得来个更强的谋士,替他挑起大梁,他还乐得清闲。

    然现下自己已位居军师将军,乃公认的刘备谋主,便不能允许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了。

    萧和一笑,也不急于回应,重新翻看起了那些关于曹军的情报,以寻找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翻着翻着,目光停留在了一道情报上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请看。”

    萧和将那道情报,奉于了刘备,缓缓道:

    “这道情报中称,曹操此次集结了近两万骑兵,差不多已是其能动用的所有骑兵。”

    “而攻取宛城,乃至于趁胜南下,饮马汉水,多为攻城战,甚至水军的作用都比骑兵重要。”

    “那曹操集结这么多骑兵,甚至不惜从幽并边骑抽调大部骑兵,又是图个什么?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庞统脸上的试探之色,渐渐重新转为了敬佩。

    萧和则一指关中所在,冷笑道:

    “唯一的解释,曹操集结这么多骑兵,根本不是为了攻我宛城,而是为从武关杀入关中后,与西凉骑兵交锋。”

    “士元,不知我的推测,是否与你不谋而合?”

    萧和笑着转向了庞统。

    庞统脸上已是由衷信服,拱手慨叹道:

    “萧军师果真是神机妙算,当世无双,统今日终于是亲眼见识了。”

    当下庞统便如实相告,称自己一月之前,已云游至许都,亲自窥查曹军虚实。

    通过在许都的关系网,以及各种打点刺探,得知了曹操集结了全部骑兵的军情。

    当然,除此之外,还有战略上的推测。

    曹操两次南征失利,皆有被西凉诸将拖了后腿的因素在内,从长远战略来看,曹操是有平定关陇,解除后顾之忧的需求的。

    综合种种,庞统遂推测出曹操意在谋取关中,方才赶来了应天,向刘备献计。

    “既是如此,云长以四万兵马,足以守住宛城了,吾无需向西线增兵,可尽起八万之兵北上夺取淮南!”

    刘备眼中顾虑尽消,接着又笑问道:

    “那这如何攻取寿春,想来士元你也早就胸有成算?”

    庞统自然是有备而来,于是手又往地图上淮南所在一指:

    “淮南之重在于寿春,寿春若下,淮南可定也!”

    “依常理,大将军当率水陆大军,自合肥顺肥水北上,直逼寿春。”

    “那曹仁断不会放任大将军兵临城下,必会于成德一线设防,以阻挡大将军北上。”

    “成德此城西有芍陂,东有瓦埠湖,地势狭窄多泽,可谓易守难攻,乃寿春以南绝佳的屏障。”

    “曹操给曹仁留了五万兵马于淮南,大将军兵马虽多于曹仁,却并未有绝对优势。”

    “倘若曹仁以重兵屯于成德,大将军想凭八万兵马,就强攻破城,未必是易事。”

    “而攻取淮南,却利在速战速决!”

    听到这里,刘备重重点头,深以为然。

    若被拖在成德城下,拖到了曹操平定关中,回师南下赶赴淮南,岂非两头皆失?

    既让曹操拿下了关中,自己又没能趁势收取淮南,这波可就亏大了…

    “所以统以为,欲取寿春,我们就得另辟蹊径,绝不能鏖兵于成德城下!”

    庞统语气陡然坚决如铁,手往成德以东一移:

    “大将军别忘了,除了肥水之外,东面还有一条中渎水,亦可北通淮水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欲取寿春,不是非得先破成德,完全可以走中渎水,绕条远路,从北面攻取嘛。”

    刘备心头一震,眼眸陡然间浮现惊喜。

    在场众人,变间精神一振,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起来。

    合肥以东,乃徐州所属广陵郡,向南直接长江北岸,与吴郡隔江相望。

    其间有中渎水,北于淮阴城入淮水,南于广陵城入长江,连通了两大水系。

    广陵城原本为徐州治所,但因距江东太近,曹操便在刘备攻取江东后,将广陵郡治所,由广陵城迁至了靠北的高邮城。

    庞统的战略,显然是想叫刘备以主力攻成德,牵至曹仁所统淮南曹军主力。

    此时则另遣一路偏师,以水军沿中渎水北上,攻取高邮,夺取广陵郡,直接拿下淮阴城,船入淮水。

    淮阴城地处淮水下游,寿春以东,已是深入到了徐淮腹地,所屯曹军必然兵少,疏于防备。

    攻陷此城,他们就可以发挥水军优势,溯淮水长驱西进,直插曹仁后方。

    如此南北夹击,令曹仁首尾不能兼顾,只能收缩兵力退守寿春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他们便能轻松拔除寿春外围屏障,八万大军顺利兵临寿春城下,完成破城的最后一击!

    这便是庞统的攻取寿春,拿下淮南的方略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…”

    “曹操佯攻宛城,实取关中,乃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之计。”

    “士元你此计,明走肥水攻取成德,实走中渎水攻取淮阴,亦是一条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之计也!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此计当真是一出妙计!”

    刘备拍着地图大赞,欣喜目光看向诸葛亮和萧和,问道:

    “孔明,伯温,士元这一计,你二人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诸葛亮轻摇着羽扇,点头赞叹道:

    “论出奇制胜,吾不及士元也。”

    “大将军,亮以为士元此计可行。”

    刘备的目光,又看向了萧和。

    萧和却眯眼盯着地图,手指轻捻着下巴,似乎另有所思。

    “萧军师,莫非统此计有何疏漏之处?”

    庞统语气中略有几分担心。

    “士元你这一计,深得出奇制胜之妙,相当的大胆,自然是没有疏漏。”

    “我只是觉得,你这一计,还可以再大胆一些。”

    萧和来到地图前,抬手再往中渎水以东一指,落在了茫茫大海之上。

    庞统一愣,未能领会萧和此举深意。

    “我适才想起,当初孙权不是曾由海路北上,欲逃往广陵郡投奔曹操么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我们在由中渎水北上攻取淮阴之时,何不再大胆点,再派一支奇兵由海路北上入淮水,然后沿淮水西进,出其不意直插淮阴侧后?”

    此言一出。

    庞统眼眸精光一闪,急是扫向了地图。

    “海路北上,由海入淮,奇袭淮阴…”

    庞统喃喃自语,眼神越来越兴奋激动。

    若说适才他的计策,令刘备及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话,萧和这补上的一计,则是令他豁然开朗,眼前为之一亮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由海入淮,奇袭淮阴,当真是一出天马行空,胆略非凡的奇策呀!”

    庞统拍案叫绝,遂向萧和一揖,叹服道:

    “论出奇制胜,萧军师才是天下无双,统甘拜下风!”

    萧和一笑,自嘲道:

    “士元言重了,我也是受了你的计策启发,灵感突发而已,最多不过是给你锦上添花罢了。”

    凤雏献计,卧龙赞同,再加上萧和的补充,攻取寿春方略就此成形。

    刘备再无顾虑,自然是欣然采纳。

    大计定下,刘备脸上兴奋却忽然收起,说道:

    “马孟起既与吾为盟友,又曾助吾攻取宛城,如今我们既知曹操要再攻关中,岂能坐视不顾。”

    “伯温,孔明,吾欲即刻派信使往关中,向马孟起他们示警,你们意下如何?”

    诸葛亮掐指算了一指,却是摇头道:

    “曹军现下已该已过博望,曹贼向来用兵神速,亮推算他最多五日,必已攻陷武关。”

    “大将军就算即刻派出信使,昼夜兼程赶往关中,恐怕也为时已晚。”

    刘备沉默下来。

    武关一旦攻陷,潼关也好,蒲坂关也罢,将势不可守,全面失陷。

    届时十几万曹军,将畅通无阻,进入到关中平原。

    除非他放着淮南不取,以倾国之兵赶往南阳,对许都一线发起进攻,方有机会牵制住曹操。

    “关中十将本就一盘散沙,各怀鬼胎,前番能同心协力扛住曹操征伐,已经是奇迹。”

    “这几年间来,曹操必是吸取教训,没少对他们施展离间手段。”

    “前番马孟起回关中后,号召西凉诸将再出潼关,响应者寥寥无几,便可看出曹操的离间分化手段已经奏效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只要曹操大军由武关杀入关中,我料西凉诸将定然大为震恐,必是或降或溃,曹操定是势如破竹,不出数月必得关中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西凉人自己不争气,就算大将军尽起大军赶往南阳,只怕也救不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萧和将西凉军的致命缺陷点破,尔后正色道:

    “与其白白浪费宝贵战机,大将军不如抓住曹操征西的短暂空隙,以全力攻取寿春,拿下淮南!”

    “至于马孟起那边,大将军只能尽可能派人示警,并告知他若战事不利,随时可前来投奔便是。”

    听得萧和这番分析,刘备遂是心结尽解。

    刘备遂坐回主位,目光扫望在场众谋臣武将,豪情战意狂燃而起。

    “吾意已意,用庞士元之计,克日尽起江东之兵北伐!”

    “此战,不破寿春,不下淮南,吾誓不收兵!”

    众将战意热血,霎时间被点燃,轰然起身领命。

    决议就此定下。

    刘备遂以大将军名义,下令调集粮草军资,集结兵马士卒,为北取淮南做准备。

    荆州方面,关羽在得知曹操南下消息,当即尽起荆州之兵,北上进驻宛城。

    七日之后,关羽传回急报,称曹操佯攻宛城,却令轻骑改道向西,出其不意攻陷武关。

    曹操遂留五万余兵马,屯驻于博望一线监视他的荆州军团,却自率主力由武关进入关中。

    关中诸将,闻知曹操大军自武关而入,无不为之惊恐。

    马玩,成宜等地盘位于长安以东诸将,第一时间便选择放弃抵抗,向曹操归降。

    潼关失守,蒲坂关失守,屯驻于河东及弘农的曹军,遂兵不血刃进占两座关城,陆陆续续进入关中平原。

    马超仓促之间,只能放弃长安城,与李堪,杨秋等诸将退至槐里,并派人往陇西向韩遂报信,请其火速率军前来会合,共抗曹操。

    关中形势,急转直下。

    曹操用兵之速,关中诸将的拉胯,皆在萧和的意料之中。

    刘备不敢耽搁,遂向天子请旨北伐。

    天下遂下诏,历数曹操罪状,命刘备都督中外大军,北上伐曹。

    刘备遂亲统六万主力,以张飞为先锋,自合肥北上进逼成德。

    同时令丁奉率八千水军,自中渎水北上直逼高邮。

    甘宁苏飞二将,则率一万两千余水军,秘密由海路北上,直奔淮口而去。

    三路大军,合兵八万,浩浩荡荡向寿春杀奔而去。

    刘备自扶立新帝,荣升大将军以来的首次北伐,就此开始!